- 陈冬仿;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不仅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对人与社会现代化之间关系的根本立场,还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对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根本观点,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根本观点和价值立场。中国式现代化世界观内涵丰富,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思想等思想资源。高校应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所蕴藏的思想资源和育人价值,引导大学生自觉掌握并运用以实事求是精神为内核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群众史观为内核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物辩证的方法论。
2025年12期 No.747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楠;邵献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是实现“以文化人”目标的核心路径,其本质在于借助文化特有的浸润性、渗透性和持久性特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形态。从本体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三维视角出发,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内在机理、载体形态及创新路径。文化载体通过价值内嵌的隐性渗透、场域互动的具身认知与代际传递的价值共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文化载体时须秉持系统性思维、整合多元化载体资源、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实践范式。
2025年12期 No.747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元;
高校教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能力建设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应具备理论阐释能力、话语转化能力、价值引领能力及风险处置能力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能力。高校教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能力建设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青年政治认同主体建构、掌握学术话语主导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此,高校应通过构建严格选拔聘任机制、构建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和完善监督问责机制,为高校教师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能力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025年12期 No.747 52-5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加青;湛正祥;李卓;
师德师风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风范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高校育人方向与教育质量。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愈发凸显。紧扣新时代育人需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涵养良好师德生态;健全常态化监督体系,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成效;优化考核机制,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实效。通过全方位、系统化的举措,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迈向新高度。
2025年12期 No.74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佳伟;
在以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就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加强品德修为教育、涵养中华传统文化,为时代新人培根铸魂。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就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多元支持体系,为时代新人强基固本。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就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化教育国际合作,为时代新人提质赋能。
2025年12期 No.747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